基于话语理论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政策文本分析
崔野;焦江丽;黄琴;部省共同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体现国家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视和战略部署。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语境”成为塑造政策表述的关键外部因素,受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重环境所影响。政策的制定即“说”的环节,关注于权威的发声、规范的表述以及目标的指向性;而政策的执行即“做”的环节,则着重于责任落实、执行路径选择及操作机制构建。在推进时,应坚持地区间政策原则的统一性,实现自上而下与多元协商相结合的策略,以确保政策话语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同时,政策的实施需要平衡一体化要求与地方特色,注重针对性和科学性,以精确的行动方案指导实践。通过全面策划、因地制宜的措施和持续的政策优化,可以有效跟踪政策成效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创新发展。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回顾与展望——基于1997—2023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王毅;向佑;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建立“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时间”三维分析框架,对1997年至今国家层面出台的28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1997年以来政府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定位精准、执行方式多元,但存在政策工具组合趋于失衡、执行方式结构性失调、政策工具二维配置存在差异、政策应用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未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制定需完善政策工具组合,调整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优化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二维配置,健全政策工具供给;推进政策工具整体规划,增强政策实施系统性。
我国职业院校“何以能”在境外创建合作办学机构——基于25个鲁班工坊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程鹏;在境外创建合作办学机构是职业院校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跨越的显著标志,研究职业院校“何以能”在境外创建合作办学机构对推动我国职教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25个全国鲁班工坊运营项目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多种影响因素的“联合效应”及“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受国际关系、政策支持、产教融合、办学经验、专业水平及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本研究运用fsQCA方法,系统识别出我国职业院校境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的六种典型路径,并据此提出促进境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余景波;李园;邵那那;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办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尚不匹配、教学管理和运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民办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育人目标难以达成。因此,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提出行动策略,以期实现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将心理素质测试纳入职教高考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发展进路探微
丁志强;职教高考改革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心理素质测试纳入职教高考分类考试范畴,有助于在全面把握考生认知特质、个性特长、适应能力等心理成长状况基础上,按其特长优势、技能天赋、职业兴趣对招录进校学生予以针对性培养。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家有关职教高考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文件与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对中职学校毕业生、高职院校新生以及中高职有关领导与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领导进行多层面访谈调查,以及对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分类考试形式进行了结构优化,将心理素质测试纳入其分类考试范围,建立起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宽口径分类考试模式,畅通其招生改革发展进路。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